观荷日当午,
汗滴塘边土。
可知莲中籽,
粒粒皆心苦。
世人都晓莲之美藕之甘,然莲子心之苦可知否?欣缘道人诌改古诗。
莲花莲房信有情
作者 姜维群
一说莲座、莲宗和口吐莲花、火中生莲、步步生莲花什么的,都太博大太精深了,只能说说俗世中的莲。
展开剩余73%荷花、莲子、藕是植物界的一大奇构,不管是说它是生物进化还是造物主造物,都是一种奇特的存在。清人李渔有《闲情偶寄》一书,门类包罗万象,计22万字,词曲演艺占了泰半,涉及各种笔墨清玩,诸如饮馔、动物植物及养生无所不包,其在植物草本类收入芙渠(荷花),此篇小文能与《爱莲说》共读,节录于下,文字堪为神来之笔:
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,然有根无树,一岁一生,其性同也。《谱》云:产于水者曰草芙蓉,产于陆者曰旱莲。则谓非草本不得矣。予夏季倚此为命者,非故效颦于茂叔,而袭成说于前人也。以芙蕖之可人,其事不一而足,请备述之。
群葩当令时,只在花开之数日,前此后此,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。芙蕖则不然,自荷钱出水之日,便为点缀绿波,及其茎叶既生,则又日高一日,日上日妍,有风既作飘飖之态,无风亦呈袅娜之姿,是我于花之未开,先享无穷逸致矣。迨至菡萏成花,娇姿欲滴,后先相继,自夏徂秋,此时在花为分内之事,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。及花之既谢,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。乃复蒂下生蓬,蓬中结实,亭亭独立,犹似未开之花,与翠叶并擎,不至白露为霜,而能事不已。此皆言其可目者也。
可鼻,则有荷叶之清香,荷花之异馥,避暑而暑为之退,纳凉而凉逐之生。
至其可人之口者,则莲实与藕,皆并列盘餐,而互芬齿颊者也。
只有霜中败叶,零落难堪,似成弃物矣,乃摘而藏之,又备经年裹物之用。
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刻,不适耳目之观;无一物一丝,不备家常之用者也。有五谷之实,而不有其名;兼百花之长,而各去其短。种植之利,有大于此者乎?”
宋人周敦颐《爱莲说》119 字,说的是观念哲理,连带讲了莲的外观。而李渔的《芙蕖》一节五百字上下,其将莲之前世今生一并托出,道出前人之道所未道。李渔开篇讲了莲花“有根无树”,是草本植物的一岁一生。
李渔本人把夏季莲花看作自己性命一般,并表白不是抄袭茂叔(周敦颐字),也不是袭前人之说。下面他讲出来“芙蕖可人”的五特征——
一、自荷钱出水则引来人们的目光,因之具备有风飘飖、无风袅娜的美姿,花未开时逸致已来。
二、凡花本来就应该开放,但是荷花开花“蒂下生蓬,蓬中结实,亭亭独立”,所以菡萏成花,自夏到秋娇姿欲滴,此时人们已经司空见惯,看莲花似乎无甚新奇,但莲房演绎出来世间荷花开后的又一轮“未开之花”。
三、就是莲花开后有莲房,可观可嗅,荷叶清香,荷花莲房异馥,荷塘尤是避暑纳凉绝佳之地。
四、可以入口,“莲实与藕,皆并列盘餐,而互芬齿颊者也”,是食材里可大餐可家常的不可或缺。
最后一点,秋叶飘零只能一扫而过,荷花即使成了霜中败叶,亦非弃物,摘而藏之,又备经年裹物之用。在南方荷叶是常年的食物“包装纸",既环保又清香。
李渔真慧眼也,故赞之日:莲花,从盛及衰,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,其全身茎、叶、花、根、实,皆是日常家常之用,乃至药用。
正可谓:事事时时适耳目,莲花莲房信有情。
刊于2025年7月30日《中老年时报-副刊》配资官网开户
发布于:天津市华林优配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